香港作为全球低税负地区之一,其税收优惠政策在2025年进一步优化,涵盖利得税、薪俸税、物业税及印花税等多个税种。以下为具体政策梳理及实操建议:
一、利得税优惠:企业减负的核心政策
两级税率制度
首200万港元利润:税率8.25%(适用于有限公司)或7.5%(适用于非法团企业,如独资/合伙)。
超出部分:税率16.5%(有限公司)或15%(非法团企业)。
实操建议:企业可通过合理规划利润结构,最大化利用低税率区间。
2024/25课税年度全额减免
一次性减免100%利得税,上限1500港元,预计惠及16.54万家企业。
注意:减免仅适用于2024/25课税年度(截止日2025年3月31日),企业需尽早完成申报。
离岸豁免政策
若利润源于香港境外,且业务运营、客户/供应商、资金结算均在境外,可申请豁免利得税。
关键条件:需提供交易合同、银行流水等证明业务发生地。
二、薪俸税优惠:个人收入端的利好
税率与扣除项目
累进税率:2%-17%,或选择15%标准税率(以较低者为准)。
免税额:基本免税额13.2万港元,已婚人士26.4万港元,子女免税额每名12万港元。
扣除项目:包括居所贷款利息(最高10万港元/年)、住宅租金(最高10万港元/年)、个人进修开支等。
2024/25课税年度全额减免
一次性减免100%薪俸税,上限1500港元,约214万纳税人受益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香港本地收入,若员工在港停留≤183天且薪酬由境外雇主支付,可豁免薪俸税。
个人入息课税合并计税
允许将薪俸税、利得税、物业税合并计算,按薪俸税累进税率征税,可能降低整体税负。
案例:若个人同时有工资收入和租金收入,合并计税可能减少应缴税额。
三、物业税与印花税:交易环节的优惠
物业税
税率:15%,但有限公司物业租金收入可豁免物业税,改缴利得税。
实操建议:企业可通过公司名义持有物业,将租金收入纳入利得税计算,享受两级税率优惠。
印花税调整
物业价值上限提高:2025年2月26日起,100港元印花税适用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港元提高至400万港元。
非住宅物业优惠:交易金额≤400万港元,印花税仅100港元;400万-450万港元部分按1.5%征收。
影响:降低中小额物业交易成本,惠及约15%成交个案。
四、其他针对性优惠政策
研发费用扣减
符合条件的研发开支可额外扣减100%,激励企业科技创新。
家族办公室税务宽减
单一家族办公室可享受税务优惠,包括投资范围扩大及私人公司投资优化措施。
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
参与企业可获每人每月最高1.2万港元津贴,补贴期最长18个月,支持青年跨境就业。
五、合规与风险规避
离岸豁免申请
需提交海外业务合同、银行流水、会议记录等证明文件,避免被税务局认定为“滥用税收协定”。
转让定价合规
跨境交易需遵循OECD转让定价规则,确保关联交易价格公允,否则可能面临税务调整及罚款。
审计要求
2023年起所有公司须提交审计报告,不可“零申报”,否则可能被列为“不活跃公司”并影响税务优惠申请。
总结:如何最大化利用香港税收优惠?
企业:优先申请离岸豁免、利用两级税率及研发扣减,通过公司持有物业降低税负。
个人:合理规划收入结构(如合并计税),充分利用免税额及扣除项目。
交易环节:把握印花税调整窗口期,优化物业交易成本。
香港税收政策以“低税率、简税制、鼓励投资”为核心,结合2025年新政,企业与个人需精准匹配自身业务与优惠政策,方能在合规前提下实现税负最小化。